孫策、樊能兩軍雖然各有部署,但其實歸咎起來,在兵法上都是相同之舉,都是大軍初至,兵鋒正銳,一戰破敵。筆言閣 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哪怕老烏龜司馬懿,面對諸葛武侯也不是上來就龜縮守營。前期也是披堅執銳,以決雌雄。是打了幾戰,被斬首甲士數千後,才徹底放棄了野戰,甘受女衣,千里請戰,也不出營。
而當下,孫策和樊能都統帥大軍初次交戰,自然是都堅信己方兵鋒正銳,勝券在握,欲在戰場一決雌雄。
兩軍交鋒這個成語,講得便是此刻,勝負比拼的便是哪一方兵鋒更加銳利!
戰場是孫策精心挑選過的,就在遭遇於麋所部遊獵之處附近。孫策大軍右翼方陣距離其不過數百步。
大軍分左中右三個方陣展開後,橫向綿延十餘里,縱向亦有三四里。
尤其雙方旌旗林立,長矛如林,前後左右都不是普通士卒能夠看到盡頭的。步兵要繞襲兩側,繼續展開陣勢夾擊敵軍側翼,僅是機動就要近半個時辰。
樊能部署中規中矩,這是他戰前就定下的,因為不清楚敵軍虛實,所以只能三軍並重。左右兩翼皆是兩千餘人,中軍則是四千餘人。中軍人數雖眾,但也分為了兩隊,一隊為戰隊,一隊為駐隊。
戰隊無需多言,就是作戰主力。而駐隊,則是樊能手上的一支重兵。在發現敵方薄弱之處後,可以迅速增援,重兵突擊。
而與樊能的堂堂之陣相比,孫策和周瑜的軍陣則更加複雜的多了,這正是孫策克敵制勝的最關鍵部署。
孫策大軍重兵集團在左翼,程普所部是第一陣,徐琨所部是第二陣,蔣欽所部是第三陣,這三部無一不是孫策帳下精銳,三名將領更是軍中最能征善戰的驍將了。
僅這三陣就有一千七百人的部隊,論軍隊規模甚至都與敵軍相差無幾。孫策還把兩屯弓箭手部署在了程普陣前,弓弩箭雨方面亦佔據優勢。最終人數甚至與敵軍旗鼓相當。
中軍則是周瑜所部跟鄭寶所部,他們兩個一個統帥卓絕,一個剽悍驍健,互為補益,兵力合計近一千兩百人,若僅保持中軍巍然不動,堅持數個時辰應該不在話下。
右翼則只有司馬孫河所部五百人,孫河訥言敏行,沉穩堅韌,是死守陣線,堅如磐石的最佳人選了。
軍陣展開,旌旗長矛,密集如林,敵軍根本看不清厚薄。為了防止暴露右翼的薄弱,孫策又令程咨統率所有游騎護衛在右翼側方,驅趕任何探查軍情的敵騎。
這是一個典型的頭重腳輕方陣,如果同時接敵,哪怕防護的再周密,也架不住右翼兵力薄弱,激烈交戰後被敵軍重兵三面包圍,一舉擊潰。
而此刻,陣法精妙之道終於顯現。
針對三軍分佈,孫策將軍陣佈置為斜陣。
斜陣並不是說是一條筆直的斜線,而是呈梯狀分佈,也就是一個一個的小型橫陣,梯狀分佈,像樓梯一樣,從左翼開始向右翼傾斜。
即便如此也不是一直傾斜下去,每個橫陣之間前後間距十五步,而中軍跟左翼前後則拉開了一大區間,前後間隔了上百步。
右翼距離中軍又間隔了上百步。
如果敵軍中軍有弓弩優勢,那左翼兩軍已經打的血流成河了,中軍彼此都還沒有進入射程。而右翼,那更是不用說了,彼此眼中都還只是一條線,只能看見對方的巍巍方陣和獵獵旌旗,士兵都只是一群密密麻麻的黑點。
樊能在中軍大纛下,只看了一眼孫策部署,就怒而說道:「袁術部將,欺我無人嗎?竟以此陣對我。」
於麋摸不着頭腦,問道:「此陣如此蹊蹺,可是有什麼不同?」
樊能說道:「此乃春秋第一霸,鄭莊公繻葛拒周之陣。」
於麋這種糙人哪識得春秋首霸,繻葛拒周,便問道:「這一戰頗為有名?」
樊能怒道:「鄭將祝聃箭中王左肩,使周師與諸侯聯軍大敗,周天子威嚴掃地之戰,你都沒聽過?」
「聽過,聽過。中王左肩,不追敗旅,不凌天子,還是赫赫有名的。只是此前不知道就在這一戰。你是說鄭軍當時就是靠這種奇怪陣勢,以弱勝強,大敗周師主力及諸侯聯軍?」
樊能點頭,說道:「此陣袁術軍重兵在左翼毋庸置疑,而中軍或右翼必有薄弱之處。若能成功探查敵情,則一擊可破!」
於麋立即挺槍躍馬而出,大吼道:「那且待我出入敵陣,探敵虛實!」
兩軍排開陣勢,陣容嚴整,方陣巍巍,旌旗獵獵,於麋率數十騎策馬而出,馳突孫策中軍而來,自然是異常扎眼,無數將士皆目睹這膽氣雄烈的一幕。
孫策中軍是沒有弓弩的,主將更不可能為了這區區數十騎就令旗大動,攪亂中軍方陣,前去圍殺。
那是自己製造混亂,將戰機送給對手。中軍最重要的就是巍巍如山,穩定士氣。
可如果讓對方幾十名騎兵就這樣炫耀人馬,出入來去。那簡直是漲敵人士氣,滅自己威風!
孫策勃然大怒,對身旁的周瑜說道:「公瑾,此戰就盡皆託付給你了,代我在中軍指揮戰事!我去鷹揚飈卷,陷陣突陳,為三軍打開局面!」
對孫策的這份絕對信任,周瑜只感覺胸中激盪,感動不已,手扶一旁威風凜凜的大纛,對孫策說道:「伯符放心吧,我必與大纛共存亡,助大軍克敵制勝!」
孫策重重點頭,右臂一舉,對身後一眾玄甲騎士,大吼道:「二三子,隨我斬將奪旗,刺之萬眾之中!」
十幾名玄甲騎兵皆同時大吼一聲,有高橋馬鞍和馬鐙,所有騎士的騎術都日漸精湛,暫時比之幽涼鐵騎或許不足,但對付江東騎兵,絕對是綽綽有餘。
陳武、楊驍、鮮于烈等猛將更是剽悍驍勇,所向無前。
所有人皆身穿玄甲,手持長矛,衝擊之勢,氣壯三軍,掀起一路塵土。
兩支驍騎相向而行,轉瞬間就彼此清晰可見,孫策一騎當先,雙手持槊,大吼一聲:「當我者死!」
隨着一聲驚雷怒吼,長戟橫掃,三名倉惶格擋的敵騎頓遭重擊,長戟直接被砸斷,三人更是脫離馬背倒飛了出去!
這一幕徹底驚駭了所有敵騎,哪怕是於麋也直接被嚇破了膽。
當下騎兵雖然沒有馬鐙,碰撞中容易跌落馬下,可那也是向下跌落,這種被長矛直接砸飛到天上,已經徹底超出了這個時代將士能想像到的極致。
霸王項籍,力能扛鼎亦不過如此了吧!
更恐怖的是,一擊砸飛了三名騎士的敵將,身形連晃都沒晃,穩穩坐在馬背上繼續殺了過來。
於麋簡直不敢想像,對方究竟有多大神力,才能在這種情況下,夾緊馬腹,不動如山。
而見到這一幕,楊驍等人亦士氣大振,狂吼一聲:「將軍威武,所向披靡!」
在大吼之後,楊驍亦效仿孫策,長槊高舉,橫掃而出,兩名錯馬而過的敵騎直接被掃落馬下。
而鮮于烈騎術高超,側身躲過迎面刺來的長戟後,長矛奮舉,直接刺穿敵騎,然後恐怖的一幕發生,他硬是以長矛貫穿敵軍士卒胸膛,將其挑起馬背,帶着衝鋒十餘步,方才甩出。
這一幕幕恐怖的戰果,終於徹底使於麋所部士氣崩潰。
雙方一個照面,孫策十餘騎便瞬殺七八人,悍勇的如同神鬼,餘下敵騎根本不敢繼續交戰,瘋狂逃竄,如喪家之犬般奪路而出。
中軍將士見此一幕,無不振臂歡呼,搖旗吶喊。
孫策自然不會就此放過敵方,一馬當先率領着十餘鐵騎對着數十名敵騎猛追猛打。
軍陣之間的甬道不窄,但也無法容下數十騎並馬而行,於麋所部數十名騎士前後擁堵,很快便被孫策追殺而至。
面對孫策之驍雄,敵騎甚至不敢回身,只瘋狂的奪路而逃。
孫策在馬上長槊奮舞,左劈右砍,一路挑落六七人,當真是人馬辟易,如蹈無人之地。
其他十餘玄甲騎士亦奮武揚威,大呼而戰,所向無前。
待一路追殺出軍陣,敵騎來時旌旗招展,浩浩蕩蕩數十人,早已潰不成軍。他們旌旗被鮮于烈奪下,寥寥數名殘兵亦丟盔棄甲,狼狽不已,瘋狂逃竄。
見此一幕,敵軍士卒大為沮喪,甚至有人頗為驚懼。而孫策大軍則士氣高漲,周瑜直接在中軍擊鼓,振奮士氣,下令左翼開始猛攻。
孫策有心繼續追殺敵騎,但樊能中軍前面擺了密密麻麻,無邊無際的弓弩手,即便孫策這種猛將也只能望而卻步。
樊能所部的甲具器械無疑是比孫策完備許多的,他中軍這些弓弩手,孫策估計甚至可能接近千人。
雖然這個弓弩比例在全軍來看,也不過堪堪百分之十,跟盛唐軍隊全軍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弓箭比例,有天壤之別。但集合在一處,對孫策而言還真是一個非常棘手的難題。
孫策可沒有足夠的部隊跟他對射,也不可能派鐵騎直接衝擊箭陣。所以只能讓中軍舉盾死守。
樊能看到這一幕,騎兵失利的憤怒有所緩解。
自古以來,一支部隊的盾牌比例都是是一支部隊精銳與否最明顯的的標誌。對面這支部隊,帶了這麼多櫓盾,必然披甲率不高。
他斷定,敵軍中軍絕非精銳,可重兵攻之,當即下令同樣擊鼓進軍。
雙方中軍還遙遙相對,而左翼已經開始接觸。
左翼這裏局面則完全相反,是孫策大軍佔據器械之利。
程普是軍中宿將,指揮着兩屯弓箭手且射且前。
臨陣不過三矢,那是對騎兵的。步兵交戰,弓箭手一直推進到距離不足五十步,然後才放箭,殺傷力十足。一直射到雙方距離不足十步,傾瀉了近十根箭矢,方才撤回。
而戰果也是非常之顯著,敵軍一個方陣直接崩潰,兩個方陣搖搖欲墜。
程普提刀站在陣前,大吼一聲:「建功立業,即在今日。陷陣殺敵,所向無前!殺!」
其麾下將士皆是淮泗精兵,聞言整齊大吼一聲:「殺!」
下一刻,雄壯的軍陣衝撞到敵軍陣中,長兵齊刺,短兵奮擊,狂暴的將士直斫直刺,悍不畏死,陣線上殘肢斷臂橫飛,鮮血殘骸遍地。
程普、黃蓋、韓當、芮良、黃炳等一名名猛將披堅執銳,四向奮擊,摧鋒陷陣,浴血全身,無人能當。
左翼是孫策的重兵突擊集團,實在是精兵勁旅,猛將雲集。
僅第一波交戰,不足兩刻鐘,程普所部就一舉擊潰了敵軍第一陣。密密麻麻的潰兵如潮水般向後逃竄,旌旗甲冑,兵刃器械,遺落一地。
而此刻,雙方的中軍才剛剛接觸。
樊能所部,一些靠近右翼的將士驚駭的看着右翼潰兵瘋狂逃竄,敵軍徐琨所部旌旗招展,士氣如虹的越過陣線,向着後方追殺而去。
普通士兵哪怕不用統觀全局,亦清楚的知曉,敵軍相當龐大的軍陣已經身處自己右後方。如果右翼繼續崩潰下去,那敵軍就會從後方徹底將己等包圍,不知何時兵刃就會從後方向自己背部砍來。
不過看見右翼翼崩潰的士卒還是只佔少數,大部分人相距甚遠,在密密麻麻的軍陣和旌旗中,根本看不見右翼任何情形。映入眼帘的只有丘陵起伏的地形,和漫山遍野的大軍。
就連樊能這位主帥,隔着一座座丘陵也根本不清楚右翼這麼快就被敵軍左翼擊潰了一陣。
孫策其實也看不到,不過他的優勢是可以率領鐵騎到處觀察戰場。
他與對方求援的信使是相對而過的,對方向着中軍求援。而他則率領鐵騎直接奔赴左翼。兩者中間只隔了數百步,卻隔了無數將士的生死,和戰事的勝負走向。
樊能對戰局的掌握還在信使奔跑的途中,孫策已經在丘陵上看到了左翼的優勢,率先抵達。
此時戰場上正是最經典的一幕,鴛鴦陣所向披靡!
作為統兵將領,徐琨本人甚至都沒能預料到這一幕。
數十個鴛鴦陣戰隊,居然橫推戰場,並進齊趨!漫長的陣線上敵軍完全是土雞瓦苟,不堪一擊。
以至於他這位統兵多年的將領甚至有些如夢似幻的感覺。以往戰事就算是再順利,因為猛將、銳卒的悍勇有別,各部推進的速度也是參差不齊,戰線可以用犬牙交錯來形容。
但鴛鴦陣完全沒有這種掣肘,完全是平推一切。
更關鍵的是,如此猛烈攻勢下,士卒損傷還寥寥無幾。
這陣形實在是太適合江東這種丘陵起伏的地形了!
第二十七章江東首戰(一)求追讀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