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也配?
革新親唐派。
當年倭國聖德太子師從高句麗的大師慧慈,從慧慈那裏了解到了漢傳佛教,通過佛教,感受到了東方的文化。
當時中原隋文帝結束了南北朝,開創開皇之治,國勢強盛。因隋文帝本人幼年育於佛寺,終生篤信佛教,大勢推廣並培植佛教勢力。
故而在慧慈口中的隋朝「官制完整,國勢強盛」吹噓的天上有地下無。
聖德太子記在了心裏,也促成了日後的遣隋使。當然這個時候,倭國還是很自信的,他們自詡以天為兄,太陽為弟,覺得自己並不遜色中原,也有了那經典的「日出處天子致日落處天子」,氣得已經繼位的煬帝楊廣暴跳如雷,將倭國的使者擋駕於外,拒不見面。
直到一年後,倭國改變了態度,楊廣這才與百濟、赤土等國使者接見了倭國的大使小野妹子。
這一次的會面,楊廣應該是感受到誠意了,很快就安排了使者文林郎裴世清出使倭國。
也是從這時起,華夏的文化正式影響倭國,從而催生了多次遣唐使的存在。
倭國並非所有人都是夜郎自大的,至少小野妹子、犬上三田耜、藥師惠日、吉士長丹、吉士駒、高向玄理、河邊麻呂這些遣唐使,他們是親眼見識過中原是何等景象。
只要眼睛不瞎,就不會有人覺得華夏比不過倭國
這些倭國最初的改革主力,最初都是親唐派的。
但隨着聖德太子的病故,以蘇我氏為代表的豪族勢力架空了倭國新皇,開始否定改革,清算改革派,甚至將有聖德太子血統的上宮王族殺絕,惹得天怒人怨。
乙巳之變也由此而來。
輕皇子、中大兄皇子、中臣鐮足一行人暗殺蘇我入鹿,重新奪回了大權。
隨即輕皇子登基,號孝德皇帝,立中大兄皇子為太子,開始了大化革新,倭國也因此騰飛。
但因為聖德太子的失敗,改革派內部發生了分歧。
孝德皇帝覺得應該沿用聖德太子的親唐政策,而中大兄皇子野心更大,他覬覦新羅土地,又與新羅有仇,新羅又是大唐鐵杆盟友。
兩人之間起了分歧。
孝德皇帝、中大兄皇子都是走聖德太子的改革路線,但孝德皇帝是親唐派,在政策上希望與唐交好,如新羅一樣,得到更多的便利。
而皇太子中大兄皇子是沒有大唐的改革路線,就是學大唐的制度改革,卻將大唐踢出去的意思。
最終中大兄皇子架空了孝德皇帝:孝德皇帝的行政中心在難波京,也就是後世的大阪,中大兄皇子以皇太子的身份領着百官遷都飛鳥京,直接將孝德皇帝丟在了難波宮,以至於被活活氣死。
中大兄皇子為了避免落下謀朝篡位之名,將皇位讓給了自己的母親前皇極皇帝,繼續以皇太子的身份統御百官。
因中大兄皇子是勝利的一方,擁戴孝德皇帝的改革親唐派也失去了聲音。
中大兄皇子因決策失利,觸怒了大唐,致使皇帝慘死。
銷聲匿跡的改革親唐派死灰復燃
犬上三田耜是倭國第一波遣唐使,他是親眼見識過大唐貞觀盛世的繁華,知道大唐不可敵,堅定的站在孝德皇帝身旁,從而受到了排擠。
但他威望奇高,中大兄皇子也不敢拿他如何,只能供奉起來。
殘餘的改革親唐派以他為首。
就在中大兄皇子回到飛鳥京,舉行首次集會,商議為氣死的齊明倭皇安葬。
就在如此氣氛下,犬上三田耜毫無畏懼的站了出來,指着身着孝衣的中大兄皇子擲地有聲的說道:「皇太子一口一個陛下因病駕崩,真以為能夠瞞得了天下人?」
中大兄皇子目光森然的看着犬上三田耜,他已有預料,知道此番大敗,自己威望大跌,必有跳樑小丑作妖,卻不想竟選擇在這個時候。
「那依犬上大仁說說,陛下是如何薨的?」
大仁是犬上三田耜的爵位,聖德太子改革的核心是為倭國定下了爵位制度,稱之為冠位十二階,分別是大德、小德、大仁、小仁、大禮、小禮、大信、小信、大義、小義、大智、小智等,每一階都使用當色來製作冠帽,由上而下是紫、青、赤、黃、白、黑,兩階一色。
犬上三田耜厲聲道:「某聽說陛下之所以薨,皆是因為皇太子恣意妄為,無端我國惹下如此強敵,連累陛下身死。不忠不孝,當有此敗!」
犬上三田耜話語中也暗指中大兄皇子當年氣死孝德皇帝一事,言語間用詞不可謂不陰損,是一點面子都不給中大兄皇子留,妥妥的逼宮架勢。
中大兄皇子眼中閃過一絲溫怒,他知此番大敗回京,會面對嚴峻考驗,卻不想來的如此之快,甚至不等安排已故皇帝身後事,直接逼宮。
面對犬上三田耜所言之事,中大兄皇子甚至無法辯駁。
這一切也跟陳青兕無心插柳有關。
陳青兕放出了中臣大輝泄露倭國軍情導致倭國大敗的假消息。
整個倭國都信了。
中臣是倭國神官世家,而自聖德太子起,倭國主推佛教。
倭國佛教源於起源於中原,實打實的漢傳佛教,與天竺已經沒有關係了。
故而佛教大多親唐
中大兄皇子當年能夠架空孝德皇帝,神官世家出身的中臣鐮足是第一功臣,也是他的左右臂膀,越是這時候,越不能犧牲臂膀。
斷臂在非常時刻固然能夠求生,卻也能加速死亡。
「勝敗之罪,在我!」中大兄皇子獨自承擔此過,「本殿為我日本長遠謀劃,無愧於心。賊人侵我本土,本殿自會想辦法退敵。可逼死陛下之罪,本殿當不起」
「犬上大仁」中大兄皇子怒瞪雙眸,「你人在飛鳥京,只聽的幾句胡言亂語,便在此處胡言亂語,真當本殿不敢殺你?」
犬上三田耜給壓抑的太久了,也沒覺得氣氛不對,說道:「皇太子真以為你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滿朝文武大臣,誰不知曉此事?」
中大兄皇子不怒反笑,道:「那好,本殿倒要看看,誰敢信口胡說。」
他說着目光在大殿內轉了一圈。
犬上三田耜直接望向最上首的左大臣阿部內麻呂、右大臣蘇我石川麻呂。
倭國的左右兩位大臣是堅定的保守派,阿部家,蘇我家都是倭國頂級的豪門。
其中蘇我為最,當年蘇我氏的蘇我蝦夷、蘇我入鹿如此囂張,孝德皇帝、中大兄皇子即便發動政變,除去兩人,也不敢動蘇我氏,只敢除去蘇我蝦夷、蘇我入鹿那一脈人。
阿部內麻呂、蘇我石川麻呂代表了倭國的豪門利益,他們對於改革恨之入骨,焉能放過這個對付中大兄皇子的機會?
意外出現。
蘇我石川麻呂見犬上三田耜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說道:「犬上大仁瞧本官作甚?本官在筑紫一直陪伴陛下左右,親眼見她因為勞累消瘦大病,總不能讓某說假話吧。」
阿部內麻呂也說道:「陛下病故乃我等親眼所見,實不知犬上大仁,為何會有如此一說!」
犬上三田耜呆立當場。
倭國這一敗,對他來說太傷太慘。
中大兄皇子在逃亡的路上已經遇到回京後將要發生的事情。
保守派跟親唐派肯定會趁機對其發難,而他是無法面對兩派的圍攻。
他必須要拉攏一派,才能穩住地位。
保守派的目的只是維護舊貴族的利益,而親唐派是要他死。
因故在回來的路上,中大兄皇子先一步向保守派的阿部內麻呂、蘇我石川麻妥協,採取妥協退讓的政策,放棄一部分改革,親自頒佈了讓他們私有部民的詔書。
部民就是奴隸
天下所有改革十之八九都是為了解放生產力。
倭國的改革也是想將貴族手上的奴隸轉私為公,以增加人口生產力。
准許他們擁有奴隸,等於將改革成果放在地上踐踏了。
但效果還是很顯著了,只要自身的利益不變,保守派壓根不管中大兄皇子怎麼折騰。
犬上三田耜也反應過來了:「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哈哈,聖德太子,伱若有眼,看一看這個你一手帶大的人,如何踐踏你的成果」
他如瘋魔一般的離去。
中大兄皇子繃緊着臉,臉上是火辣辣的疼,甚至不敢看周邊刺眼的目光。他好像贏了,又好像沒贏。
會議繼續,定好葬禮事宜,中大兄皇子草草結束了會議。
一言不發,回到內院,抽出佩刀,對着木樁一通亂砍,發泄心中不滿悲憤。
直至累癱在地,手上的刀刃都卷了口。
在他身側的倭姬王怯生生的看着自己的叔叔兼丈夫,道:「中臣大紫冠在殿外等候。」
中大兄皇子一言不發,回到殿中,將中臣鐮足請入殿內。
「多虧了大紫冠的提醒,今日犬上三田耜是有備而來,若非我們準備充分,今日無法善了。」
犬上三田耜有的只是威望,並沒有硬實力。但他身後站着的是弁正、道昭那群和尚。
倭國的和尚,那是一群不要命的瘋子。
中臣鐮足道:「現在說這些還為時尚早。不將唐軍趕出本土,此事依舊無法善了。」
中大兄皇子惱怒的一拳錘擊地板,說道:「可惡,唐奴,真是得寸進尺。你有什麼法子?」
中臣鐮足道:「請罪求和,根據在下所知,唐廷並不在乎我們倭國,他們的主要目的是高句麗。只要我們請罪態度誠懇,準備足夠多的重禮。應該能夠說服他們退兵」
中大兄皇子眼中滿滿的都是屈辱,問道:「派何人合適?」
「難波惠日!」
中臣鐮足說了一個名字。
「就他吧!」中大兄皇子顯然知道這個人。
難波惠日是倭國的宮廷藥師,跟着犬上三田耜一起出使大唐,還是犬上三田耜的副手。
當即親自寫了一封國書,然後讓人準備了豐厚的禮物,命難波惠日出使大唐。
難波惠日帶着倭國國書,以及厚重的禮物,來到了已經為唐軍掌控的長門國。
兩國交戰,不為難來使,這是規矩。
黑齒常之也沒有為難難波惠日,派人將他護送到劉仁軌處。
劉仁軌也讓人將他送往熊津。
陳青兕得知難波惠日帶着國書求見的消息,並沒有立刻見難波惠日,而是讓他將國書呈上。
難波惠日老老實實的將國書呈遞。
陳青兕帶着幾分期待的將國書打開,看着中大兄皇子寫的國書,臉上露出一絲嘲弄,果然如此。
他想了不想直接將國書撕了,交給看的目瞪口呆的盧照鄰道:「去,讓那個叫難波惠日的使者,跪在大都督府外,面色向北,讓他捧着這國書,什麼時候想好錯在哪裏,什麼時候起來。」
在華夏勢力覆蓋之內,沒有國家能稱皇,能自稱天子。
倭國就是例外
一個島國,一個彈丸之地,一個還未從奴隸制走出來的蠻夷,卻有着與華夏朝廷平起平坐的野心。
想着國格與中原一樣?
也配?
歷史上除了「日出處天子致日落處天子」這事情以外,還有一件事情,貞觀年間,犬上三田耜第一次出使大唐以後,李世民很高興,也派遣了使者前往倭國冊封,宣示大唐皇帝的諭旨。
使者叫高表仁,宰相高熲的兒子,家世十分顯赫,學問、見識、個人形象各方面都很出眾。
高表仁抵達難波津,受到了最隆重的歡迎,三十二艘禮船一字排開,彩旗高掛,鼓樂齊鳴。
高表仁最初還挺高興的,覺得倭國雖小破,卻也算是禮儀之邦。
可隨後真正面見倭國皇帝的時候,起了衝突。
大唐皇帝天可汗的諭旨,一個小小的倭王得從位置上下來面北而跪,以君臣之禮跪接大唐皇帝的諭旨。
此舉遭到了倭國君王與大臣的反對,舒明倭皇認為自己與大唐皇帝都是天子,並不存在君臣關係,不願意下跪。
倭國臣子也覺得如此。
高表仁直接氣樂了,一點面子都不給,二話不說當場拂袖而去,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片刻也不願意在倭國逗留,返回大唐。
這封國書也是一樣,雖然說盡了好話,但國書里卻將倭國與大唐擺在一個檔次的。
唯一的區別是戰敗一方而已。
()
1秒記住品筆閣:www.pinbige.com。手機版閱讀網址:m.pinbige.com
第379章 也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