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大半年重入南昌,和印象中的那座城市已有了天壤懸殊。
駱永勝已經很難再找到自己記憶中生活了五年之久的南昌故影了。
殘垣斷壁、破敗蕭條。
「曾經的南昌一府三縣,五十七萬百姓,如今的南昌,四萬大軍。」
在一群將領的簇擁下,駱永勝走進了曾經屬於自己開府治事的大元帥府,這裏倒是沒有什麼太多的變化,依舊的莊嚴大氣,依舊的氣勢磅礴。
事實證明,凡是可以被戰亂所毀滅的,都是屬於百姓的家私,而行使權力的地方,永遠會被保留的很好,無論是哪一方來掌權。
「戰亂勘平、恢復民生。」
駱永勝把這個任務交給了耿百順和魏稟坤的政務閣,他現在的主要精力還是要放在整編軍隊上。
那一支投誠的威虜軍。
領頭的人叫作聶方,是南昌本地人,他的投誠,給駱永勝帶來了六千四百名真正意義上的百戰精兵。
當年五萬鎮南軍北上去邊疆,時逢契丹南叩就編入進威虜軍的編制來禦敵,打了幾年的仗只剩下一萬五千名精銳。
朝廷屠南昌,這一萬五千名士兵又譁變南下,一路衝破趙宋重重阻隔,又一次在數千里的征途中折損了大半,活着沖回故鄉來的,便只剩下這六千四百人了。
他們或許不如討逆軍的老兵那般意志堅定,有着明確的從軍價值觀,但他們的實戰戰力卻絕對不弱下風。
這些老兵,打了太多年的仗,經歷了太多次的生死。
而現在,都屬於駱楚了。
「我們為朝廷守御邊疆、百戰還生,朝廷卻屠殺蹂躪我們的親人,此生,我等與趙宋勢不兩立、生死難容。」
聶方帶着一眾部將向駱永勝表示了忠心,即使他們不說,駱永勝也相信他們的忠心。
因為這份忠心是趙宋朝廷生生逼出來的。
「爾等皆是江南六州之民,與孤與我大楚都是自家親人,孤信。」
駱永勝當即表示:「以汝部六千四百人為骨,成第四衛,聶將軍任第四衛指揮使。」
對於如何整編這支老兵,駱永勝並沒有打算將這群人直接打散以期分散兵權,而是選擇給了聶方最大的信任,不僅完整的保留整支軍隊的編制,還要補充到一個衛萬人的滿編,由聶方親任這第四衛的指揮使。
「末將,領謝王命。」
面對聶方的感激,駱永勝溫聲親切道:「等過些日子南昌家園重建之後,孤便給將軍授銜。」
軍銜,是駱永勝最近憋着心思搞出來的一種武官品軼制。
駱楚的軍事體系中,以往只有軍職,比如衛指揮使、部裨將、營校尉,這種就是實權的指揮職務。
現在呢又多了軍銜。
如駱永勝的三軍大元帥,就是職務、軍銜二合一的最高品軼。
及下,駱永勝按照正一品到從九品的級別製作了一整套的軍銜,不過與後世的將校尉有所出入。
分別是正一品天策上將軍銜,暫無授。
從一品柱國上將軍、輔國上將軍銜,暫無授。
正二品驃騎大將軍、驍騎大將軍銜,暫無授。
從二品四征(東南西北)大將軍、衛大將軍銜,暫無授。
正三品四鎮(東南西北)將軍、鎮中將軍銜,暫無授。
從三品四安(東南西北)將軍銜,暫無授。
正四品四威(東南西北)將軍銜,暫無授。
從四品前、後、左、右將軍銜,原第一衛指揮使周柏就是前將軍、第二衛指揮使彭誠為後將軍、第三衛指揮使朱克甫左將軍,這便都是在實際職務之外的軍銜加授。
正五品撫軍、破虜將軍銜,授君衛隊指揮使嚴真為撫軍將軍,軍中多名衛副指揮使、政工督軍領授。
從五品護軍將軍、翊鈞將軍銜。
正六品偏將軍銜。
從六品忠義校尉、昭信校尉銜。
正七品奮威校尉、破賊校尉銜。
從七品武威校尉、折衝校尉銜。
正八品都尉銜。
從八品上士銜。
正九品中士銜。
從九品士官銜。
駱永勝設置九品十八等軍銜的目的就是在軍職系統之外,添設一個對武官建功立業的額外獎勵,無論是將軍還是士兵,除了實際軍職的軍俸以外,如有軍銜的還可以額外領取一筆軍銜俸。
這就有些類似於趙宋文官系統中的官、職雙俸。
算是尚武重武的一種表現。
駱永勝打算等到南昌重建之後,文武序列的官員也都從贛南群山中回到南昌來,他就要搞一次大規模的授銜的儀式,來為接下來與趙宋更大規模的全線戰爭做一次戰前的動員準備。
除了軍銜,駱永勝也在心裏開始計劃着授勳以及功等制。
授勳大家都理解,功等制也好理解,就是一二三等功。
這一時期的軍功冊有些淺薄,哪些人立了多大的功,全靠着一杆筆來寫,以趙宋為例,軍功冊會送進樞密院留存,當時會有獎賞,但將來朝廷還能不能想起來這些立功的人那就不好說了。
所以駱永勝打算向後世學習。
根據將校士兵戰爭時立下的功勳授予一、二、三等功獎章,自己的大元帥府留存檔案之外,這些立了功的將校士兵也各自都有對應的獎功勳章,只要佩戴上,那就可以讓人一目了然的看到。
如此一來,駱永勝算是把所有能夠想到的激勵軍心士氣和鬥志的點子都拿了出來。
不是一定要重武,但對現在的駱楚政權來說,重武顯然要比重文好太多,因為駱楚是打天下階段而不是守天下。
「軍人的職責就是為國建功、守土開疆,其他的事不需要軍人操心,也請軍人放心,那就是孤和大楚的子民永遠不會忘記軍人們的功勞。」
當君衛隊將江南六州各處山林僻壤中的百姓帶出來,重新進入到南昌城,重建家園之事開始如火如荼進行起來之後,駱永勝便在大元帥府中宴請了全軍上下的中高級將官,如是說道。
「三日後的授銜授勳大典,孤要親自為爾等頒授勳銜,要讓政務閣專人把這一天記下來,記入我大楚正統年志之中,任憑千年萬年,永不敢忘。來舉杯,孤敬爾等!」
(在此當緬懷十三年前為抗震救災而犧牲的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