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求推薦票!求月票!
巨幅銀幕上。
黎小恣、蔡韶玢、coco、鄭秀雯、嚴正花與坂井泉水加上鍾漢莨七個人組成的民樂1024樂隊正與金城鵡、劉愷威等人代表的西樂團在樓道里對壘。
這一場戲實際上是電影中的一個很刺激的高潮,僅次於最後在『會展中心』上演的民樂大戲。
前世《閃光少女》在劇情上,節奏上多少有點弱,整體高潮爆發出來的『爽感』嚴重不足,尤其是最後一場戲,根本不足以撐起整部戲烘托起來的『宏大氣氛』。
它作為一部『音樂類型』的電影,樂曲上的改編屬於電影核心。
前世,這部戲編曲配樂稍弱。
這一世,網抑雲資深體位大師吳老闆+胡偉立+川井憲次+顧嘉煇+李宗勝+霑叔的陣容已經不只是豪華奢侈那麼簡單了,可以說,隨便拉出一個都是宗師級人物。
這幾個人別說給《閃光少女》配樂,拉去給奧斯卡級別的電影配樂都夠格。
當然,吳導演只是提供了些思路,畢竟專業領域上,他與後面五位大師略有一奈奈的差距,雖然不大……畢竟吳導如今依舊被許多滾圈人士嘆之為『地下搖滾教父』。
無數搖滾迷對於吳孝祖不專注搖滾,而去拍電影、寫流行歌、寫民謠痛心疾首。
搖滾地下之王你怎麼玩民謠了?
地下之王!!??
…
王祖莧客串的女老師,白色襯衫黑色皮裙黑絲襪,鼻樑上還掛着一副黑框眼鏡,一出場,秀的無數現場觀眾嗷嗷待哺。
明知平a無法包……暴擊,但無數男人依舊被老王大姐這御姐風範給殺的血流成河。
這次出演『議員和太平紳士』的人員則請來了周閏發來客串。
六小只在電影中起初的造型都是丑萌丑萌的類型,基本就是當代惡臭年輕人的模樣……不過,當她們換上漢服的時候,真的是美哭了現場的觀眾。
這種反差效果讓觀眾看電影會產生滿足感。
最後一場戲。
舞台上,六小隻更是換上了改良過的古裝,整個舞台漫天飛舞,驚呆了現場沒見過世面的觀眾。
電影最後,也沒弄什麼螢火蟲的狗血梗……張愛嘉反倒是很給面子的弄了一個彩蛋——六小隻都換上了聖誕小麋鹿的裝扮,拿着民樂器,演奏『鈴兒響叮噹』。
最後還拱手朝着大熒幕前的粉絲、觀眾恭祝『聖誕快樂』。
這一幕,直接讓現場狼嚎不止——
不說其他,這幅畫面就讓許多粉絲感覺值回票價,更不要說那些lsp。
許多娛樂圈的人還好,只覺得這樣的電影挺有搞頭。但文藝圈、音樂圈的人則有一種深深的震撼。
幾位大師的手筆真的不是蓋的。直接把這部戲的音樂水準和造詣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配合着俊男靚女的演繹,這部戲本身質量就很可觀。
「胡偉立不用說了,華語頂級的民樂配樂大師,那位『初聽不識曲中意? 再聽已是渣中人』的李宗勝地位也不用多聊,輝黃二聖就更不用多介紹了。
唯一陌生的是小日子過得不錯的日本人川井憲次? 他在東瀛配樂圈基本上也要列於頂級配樂大師的範疇,雖然沒有久石讓那麼牛叉,但在東瀛民樂風格上獨樹一幟。
至於說吳孝祖在樂圈的地位……
「吳先生了不得啊。」一位老者輕聲感嘆。
台下,此刻也坐着不少學習民樂的學生。
「老師,這幾位大師水準和造詣我們都了解? 但是為何你提到吳孝祖的時候也推崇不已?」學生朝着自己的導師發聲詢問。
梳着小辮的音樂專業的老教授沉默片刻? 輕聲說道:
「有一說一,吳導在音樂圈真正懂行的中懂得都懂? 不懂得,說了你門也不明白? 不如不說。也別問怎麼了,這裏邊利益牽扯太大,水很深? 說了對你們也沒什麼好處。
總之? 吳導樂壇地位絕對不輸胡偉立、輝黃二聖他們。」
不少學生都一臉吃驚的看着導師。
誰也沒想到港島音樂理論學者的老師會對吳孝祖評價這麼高。
同時? 心有餘悸。
看來? 音樂圈水很深啊!?
吳導這麼巴閉嘛????
「我這麼說吧,你們想沒想過? 諸位大師通過這樣一部『淺顯』的粉絲電影? 把傳統民樂進行了包裝? 然後輸出給了現在的年輕人。
這份功力? 就已經足夠我們尊敬了。
所以? 光憑這樣一個舉動,就能看出來吳導對於音樂的理解和造詣。
年輕人看到了熱鬧? 看到了民樂的魅力,那些有了閱歷的人則真正體會到民樂帶來的那種人生的感懷。
人家這就是要做到雅俗共賞。
你們想一想,能做到這一點的音樂人有幾位?哪一位不是公認的大師。
這是讓傳統走向流行? 走向年輕人,走向未來。
他憑藉一己之力把歷史黃昏中漸漸衰憊的傳統民樂撈出來? 包裝成讓年輕人喜歡的流行元素,這一點就功德無量。
對於我們所有學習民樂的音樂人而言,不易於一次革新和啟發,不亞於再造之恩。」
瞬間。
台上謙謙形象的吳導在許多民樂專業的學生眼裏倍感高大。
原來,你是這樣的地下之王?!!!
傳統走向流行!
雅俗共賞!
民樂的大救星?
舞台上,吳孝祖笑容謙恭的笑着接受採訪,並且號召台下的觀眾多多支持。
與此同時,攥着話筒的手心裏握着嚴正花和黎小恣分別給的紙條。
「謝謝大家支持她們的新戲,可能還很稚嫩,但是也足以看出她們的努力。我作為她們的長輩,感謝大家的支持。」
吳孝祖微微欠身,繼續道:「有人問我為何監製這樣一部電影?首先,這部戲其實確實是送給所有少女twice粉絲的禮物,同時,我也希望通過這樣的電影,讓年輕人看到我們傳統民樂的魅力。
這部戲匯聚了多個地區的民樂器,我們既要做到發展,也要做到包容。事實證明,傳統並不意味着守舊和過時,我也希望能有更多年輕人能通過這樣的電影和音樂,喜歡上這部戲。」
不管說吳孝祖是不是再割韭菜,最起碼在90年代初號召起這樣一波『民族風』和『國風』。儘管也有東瀛民樂器和高麗的民樂器,但總體來說還是『國風』風格。
吳孝祖對於民樂的發展還是蠻樂見其成。
在港島這個地方,學習民樂,在一定程度上自然也要學習歷史。
民樂與歷史是分割不開的內容。
尊重歷史,才能真正做到不王祖宗。
在一定程度上,這也算是對港島教育事業的一個普通。只要100個年輕人中有一個受到《閃光少女》的影響,這都是一個很好的現象,不是嚒?
台下,許多人忍不住站起身,眼含淚花鼓掌。
吳孝祖看到這一幕,瞄了一眼台下微笑的蔣志強。
氣氛組太到位了,你以後不干『我是歌手』總製片都屈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