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過高是一個全國「忄生」的問題,早在陸漸紅還任酈山縣縣委書記的時候,他便意識到了房價必須調控,但是如何個調控法,陸漸紅還是一籌莫展,畢竟連國家也只能出台相關的抑制政策,比如是限購令,但是這些並沒有能夠切實地解決問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上面有政策,下面的對策更是層出不窮。
該如何改變這個局面呢,僅僅是依賴於經濟適用房是治標不治本,相對於土地財政的情況,土地價格高、建築原材料的價格也在不斷攀升,再加上一些炒房團的惡意炒作,直接導致房價節節上漲。而房價的上漲直接影響到城鎮化的進程。城鎮化靠的不僅僅是城市建設,還需要入住人口率,買不起房又何談入住?因此,房價過高上漲過快,提高了城鎮化成本,直接阻礙了城鎮化的步伐。
針對這個問題,陸漸紅思索了一夜,拿出了幾個方案來。
第二天一上班,陸漸紅便把分管城建工作的副省長竇盛叫進了辦公室,就玉橋市的房地產行業進行了了解,竇盛的工作很紮實,如數家珍,說得頭頭是道,在提到房價過高的原因時,竇盛說出了自己的觀點,與陸漸紅的分析大差不離,事實上,雖然在全國各地存在不少個「忄生」原因,但是大多數的情況下都大同小異。
陸漸紅認真梳理了一下,將昨晚連夜拿出來的方案進行了完善,認真想了想,覺得還是應該跟馬駿交流一下,畢竟他所制定的方案有點聳人聽聞,嚴重影響到不少人的利益,如果採取行政手段強行推動的話,省委省政府面臨的困難和危機會有不少,所以必須在拿出這些方案的同時,還需要做好解決危機的準備。
與馬駿聯繫了之後,陸漸紅直奔省委而去。
一進辦公室,陸漸紅便開門見山道:「馬書記,我想跟你就房價過高探討一下,交流下意見。」
作為一省的領導人,馬駿自然也在考慮這個問題,他知道陸漸紅是個很有想法的人,當下扔了根煙過去,道:「這個問題需要認真探索,談談你的想法吧。」
陸漸紅正色道:「房價過高的原因,不外乎這幾個原因,一個是保障「忄生」住房建設與供給嚴重不足。我省的經濟適用房和廉價房的建設比例很低,而保障對象的覆蓋面相對狹窄,把大量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以及一些外來人員推向了商品房市場。這也衍生出第二個原因,就是土地需求的不平衡「忄生」。」
馬駿點頭道:「住房供給受土地供給的影響非常大,土地資源是稀缺的,不能隨需求的增加而增加,短期內更是如此,而國家對於土地指標的控制,更是讓土地資源捉襟見肘,而目前流行的土地財政讓決策者只有提高土地成本,這也直接導致房價大幅度提高,當然也不排除為了賺取最大的利潤而提高房價的。」
陸漸紅接着道:「另一個原因就是商品房供應量少。這個原因比較複雜,主要還是保障「忄生」住房供應不足,另外我發現上嘉還有一個不正常的情況,那就是開發商大量囤積土地、捂盤惜售等情況,這個情況再加上剛「忄生」需求和投資需求旺盛,致使商品房供不應求,也導致價格過高。從開發成本角度分析,開發商得不到土地,供房供給也就不能增加,住房市場往往只能提高房價,而住房不僅需要土地,不同地段的土地也存在着較大的差異「忄生」,這個差異是難以消除的,結果就會出現一種情況,一模一樣的戶型在不同的地段,價格也存在很大的差異「忄生」,因此,住房差異形成的壟斷,造成開發商具有較大的定價權,地段差異越大,產品差異也就越大,房價也就越高。」
馬駿贊同陸漸紅的意見,道:「所以降低房價需要多重抓手來實施,僅靠一兩個政策是難以實現這個目的的。」
陸漸紅拿出帶來的方案書,道:「這是我經過長期的觀察所制定的,你先看一看。」
馬駿接了過來,拿起一根煙直接就着剛剛尚未熄滅的煙頭點着,認真地看了起來,越看他越是心驚,半晌之後才抬起頭來道:「陸省長,你的想法太尖銳了。」
陸漸紅無奈地道:「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陸漸紅所提出來的方案很有針對「忄生」,第一是針對開發商囤積土地的情況,要求一年之內必須開發,否則政府將收回土地權。第二是加大保障「忄生」住房的投資力度,以解決供與求之間的關係。第三,是針對炒房團所制定的政策。在「限購令」的基礎上,徵收二套以上房產的稅收,對於購置第二套及以上房產的用戶加大首付的額度和銀行貸款的審核,對於二套以上房銷售的戶徵收整個房產三分之一的費用,從一定程度上遏制炒房。另外空置房產也要徵收稅收,並且要求房產部門做好登記審核工作。
不得不說,陸漸紅所制定的政策很有針對「忄生」,但是如何實施則是一個重要的問題了,不管是什麼政策,都要有法可依,而不是想到就能拍板的。
陸漸紅道:「馬書記,無論哪一種政策或者是新產品的出台和研發,都有一個試驗的過程,我認為不妨就把上嘉當成試點,總設計師說過,我們現在就是趟着石頭過河,需要改革創新,這也是創新。當然,這需要上級部門的支持,還是需要動用你的關係了。」
馬駿明白陸漸紅的意思,這小子想移大山,把自己當愚公了,不過還別說,這些政策的制定確實有些大刀闊斧。思量片刻,馬駿有了主意,道:「這樣吧,最難的交給我,如何讓開發商儘快開發土地以及加大保障「忄生」住房的事情交給你。」
陸漸紅自然知道馬駿不可能讓自己消停,當然,他也不會置身事處,當下兩人默契地分了工,分頭行事。